安徽建筑特色素描一周观展指南|云冈大足“下”江南潮流见证“花样经”

展览带来120件云冈臻品文物,以及10位艺术家根据云冈文化再创作,通过绘画、影像、装置、雕塑、行为、摄影、声音等作品26件。其中全球单体最大复原石窟首次公开亮相上海。

展览通过众多饮食文物,集中展出承载着百余年上海饮食文化发展的各类文物。上海市民一日三餐的变化,表现上海市民饮食习惯、生活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探讨如何把当代艺术的理念和手段融进学院艺术。展览由包括王劼音、凌启宁、夏葆元、邱瑞敏在内上海、江苏、浙江和安徽的艺术家共同参与,

此次展览是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合作,首个以“云间三友”为主题的书画特展正式开展,展出上海博物馆馆藏12件真迹,以“云间三友”交游为线索,呈现董其昌、陈继儒、莫是龙三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发展脉络。

建筑是凝固的音乐,而历史建筑就是时间谱上的音符。展览以历史建筑构件的展示与剖析的形式,带领参观者以一个“文物修复者”的身份,进入百余年前的建筑工地,了解地砖、牌科(斗拱)、壁炉、楼梯栏杆、蝴蝶瓦等。

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春假期,各地美术馆与博物馆以各自的特色和方式来迎接观众。从“传统”到“潮流”,各有特点。

在上海,刘海粟美术馆的“刘海粟和他的黄山写生”让人感受一代艺术大家写生中的壮志豪情,上海历博的“老上海饮食文物展”带人重温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变迁;而在当代艺术方面,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安迪·沃霍尔展、复星艺术中心的巴西街头艺术家个展、明珠美术馆的“跨界潮流艺术展”等或都值得一去。

展览精选了北京鲁迅博物馆(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)藏刘岘艺术作品和相关文物百余件(组),其中包括木刻作品、刘岘用过的木刻刀、鲁迅致刘岘信、刘岘刻《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》等,讲述刘岘与鲁迅的故事,以及刘岘现实题材的艺术创作。

展览呈现30余位“新潮艺术家”的作品,他们的艺术创作脱胎于这个被互联网、科技、商业不断重塑的世界,又揉杂着迥然各异的趣味、生活经验与生命历程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。

为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,从“十上黄山”到晚年赴美写生,展览以“写生”为写生为线索,展出刘海粟《黄山云海奇观册页》、《黄山图册页》及黄山主题绘画作品超过30件,以及95岁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纪实文献,以此反思百年前的“美术革命”和“新美术运动”,以及给当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带来的启示。

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伊始,女画家就成为画院画师的重要组成,人数占到了全体画师的近七分之一。此次展览,集中展示了画院已故的12位女画师的63件绘画精品,使观众能够对上海中国画院历史中的女性艺术景观一览无余。这十二位女画师分别是:张红薇、侯碧漪、李秋君、陆小曼、陈小翠、周錬霞、庞左玉、吴青霞、江圣华、陈佩秋、吴玉梅、徐元清。

展览以中国印章发

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用这场展览迎接新的一年,向观众展现安迪·沃霍尔是如何将消费的、日常的变为艺术的,包括《奶牛》系列,最著名的《玛丽莲》系列等,呈现其浮华而激进的波普时代。其中的《奶牛》创作背景是沃霍尔1960年代时认为自己已经才思枯竭,并被画廊建议创作母性的题材。

知名石刻胜地最近携文物先后来到江南,其中,既有苏州博物馆的“海棠独香——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”,也有在上海的“大美之颂——云冈石窟千年记忆与对话”。济南市博物馆则以大汉文物展示先民生活;无锡博物院呈现吴越王后裔的“豪门”生活……

安徽建筑特色素描一周观展指南|云冈大足“下”江南潮流见证“花样经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滚动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