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0 年,全国建筑与建造能耗总量为22.7亿吨标准煤,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45.5%。2020年,全国建筑与建造碳排放总量为50.8亿吨二氧化碳,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.9%。
此前,在近期举行的2023年各地两会上,多地政府也明确提出将持续推进房地产建筑领域低碳转型。
多重利好推动叠加转型发展需要,房企正竞相角逐绿色建筑赛道。日前,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从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”,000961.SZ)方面获悉,公司提出以“高质量全产业链共创,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”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,努力发挥自身建筑领域全产业链优势,以绿色为标识聚焦未来的高质量发展。
2022年9月,江西省住建厅印发的《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“十四五”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江西省城镇新建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30%,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,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,基本形成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。
2月14日,湖北省《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实施规程》正式发布。该标准将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绿色建筑、绿色建材的节能减排效果建立差别化支持政策,加速当地建筑产业低碳转型速度。
不仅如此,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,除国家政策层面提出明确要求外,江西省和安徽省等地也已纷纷出台绿色建筑相关发展规划,助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。
“此前,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的《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》要求,到2022年,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%,全国城镇现已顺利提前完成目标,2020年底的比例达到77%。”方面同时认为,到2023年底,这一比例有望接近90%。“预期到2030年,整体绿色建筑市场有望接近20万亿元。”
“随着经济发展、城镇化进程加快,我省新建建筑增速加快,建筑规模持续扩大,建筑领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不断增加。”同样是在2022年9月,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安徽省降碳行动计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安徽省建筑能效较2020年提升30%,星级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%以上。
在业内人士看来,房地产建筑领域已成为践行“双碳”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,而加速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也早已成为各地政府、行业和企业的多方共识。
兴业证券研究信息显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城乡建设领域正在全面普及绿色建筑标准。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《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要求,到2025年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
除湖北省外,上海市和江苏省等多地也已相继发布了绿色建筑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。例如,上海市此前发布了《上海市绿色建筑“十四五”规划》,江苏省则发布了《江苏省“十四五”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》。此外,上海市等地还先后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,助力绿色建筑加速发展。
在“双碳”战略驱动下,作为“碳排放大户”的房地产建筑业如何进一步节能减排备受关注。
2023年盐城市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就指出,推广超低能耗建筑、近零能耗将推动建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,
此外,家电巨头等诸多房地产上下游企业也正涌入绿色建筑领域。2月16日,针对行业顽症与用户难题,海尔智慧楼宇在山东省青岛市发布了三大创新成果:低碳建筑管理平台、自主创新“楼宇大脑”、自主研发热能回收和气悬浮等节能型技术。